返回
消防教育培训

佩戴空气呼吸器模拟火场行动测试操

2025-01-10 08:5414310
 佩戴空气呼吸器模拟火场行动测试操
一、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使参训人员掌握模拟火场行动中空气消耗水平,以确定佩戴空气呼吸器作业时间限制。
二、场地器材
在训练塔前5m(消防救援站可根据站内实际情况延长或缩短相应距离)的场地上划出4根宽3m,长30m的项目操作区,从左至右依次为1-4号作业区,作业区入口距离训练塔基35m,1号作业区入口为起点,4号作业区入口为终点。起点线前放置立式双卷φ65mm水带2盘。1号作业区入口预设水枪一把,四分水器一只。2号作业区入口预设轮胎一只(5m长支线水带固定于轮胎并连接水枪)。距3号作业区入口5m、30m处分别预设2米翻板和假人一具。4号作业区出口放置钢瓶1具,距4号作业区入口20m处预设两盘相连的φ65mm水带,其中一盘双卷卧式并加以固定,另一盘平铺至4号作业区入口。训练塔入口处预设15kg泡沫桶2只,在右侧窗口底部预设15m金属拉梯一部,训练塔4楼预设一根安全绳与左侧窗口底部φ90mm水带相连,如图1-1-21所示。
640.webp

640.webp (1)
图1-1-21  佩戴空气呼吸器模拟火场行动测试操场地示意图
三、操作程序
参训人员在起点线一侧3m处站成一列横队。
听到“第一名出列”的口令,参训人员答“到”,并跑步至起点线站好。
听到“准备”的口令,参训人员佩戴好空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供气,做好操作准备。
听到“开始”的口令,参训人员穿戴齐整、空气呼吸器正常供气后,进入1号作业区操作一人2盘水带操,出1号作业区至训练塔入口;携带2只泡沫桶登至训练塔四楼平台,放下泡沫桶,至左侧窗口利用安全绳吊升90φmm水带并取入窗口,待水带着地后下放水带至地面(下放水带时必须双手交替释放安全绳,反复2次);携带泡沫桶下至一楼,将泡沫桶放回原位;至1号作业区收卷2盘释放的支线及水枪并放回原位。
进入2号作业区,将水枪置于肩上,拖拽轮胎至2号作业区出口,放下水枪至训练塔右侧底部窗口;拉升15米金属梯,待梯头第二档超过四楼窗口后卡档,辅助人员协助使15米金属梯牢固靠于窗口;逐级攀登15米金属梯,参训人员过二楼窗口后完成骑马式固定动作,再逐级下降至地面(上下攀爬往返2次);操作完成后前往3号作业区入口。
进入3号作业区翻过2米翻板,至3号作业区假人处;双手环抱于假人腋下,将假人拖拽至距3号作业区入口10m处,放下假人;再次翻过2米翻板至4号作业区入口处。
在4号作业区起点线拿起水带,原地半蹲拖拉水带,待两盘水带完全拉出4号作业区起点线前跑至4号作业区钢瓶处,搬运钢瓶越过终点线。循环完成上述步骤,直至空气耗尽时喊“好”。
听到“操作完毕”的口令,参训人员将器材复位,面向指挥员喊“好”。
听到“入列”的口令,参训人员答“是”,并跑步入列。
操作要求
1.参训人员着灭火防护服、灭火防护靴,佩戴消防头盔、消防安全腰带、阻燃头套、安全绳、腰斧、呼救器(与方位灯合一)、防爆照明灯、消防手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容积≥6.8升、气瓶压力≥25MPa);
2.测试之前对参训人员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包括脉搏、呼吸、血压;
3.参训人员应注意体力分配,保持相对轻松的运动强度进行测试;
4.参训人员应不间断地、尽可能多地完成任务;
5.参训人员持续练习进程,直到空气耗尽为止,并记录操作时间;或者参训人员精疲力尽,无法继续操作,则测试终止并记录操作时间。
 
佩戴空气呼吸器模拟火场行动测试操评定标准  
打赏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消防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