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是某一物质系统在发生迅速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时,系统本身的能量借助于气体的急剧膨胀而转化为对周围介质做机械功,通常同时伴随有强烈放热、发光和声响的效应。爆炸能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气体。爆炸的破坏性极强,威胁救援人员生命安全,是灭火救援过程中危害极大的风险因素,因此必须做好周全的紧急避险措施。
紧急避险准备
1.风险预判
指挥员与安全员通过外部观察、仪器侦察、询问知情人等方式,全面快速评估检查现场环境并核查确认事故类型、易爆介质、储运工艺、设备运行、事故部位、燃烧形式等风险隐患和危险区域,综合研判超压超温等安全风险并进行强调提示,向全体救援人员通报评估信息。
2.预先准备
(1)预先确定紧急撤离信号、传递方式(高音喇叭、哨声、灯光)、撤离的方向和路线,确定掩体或提前设置利于快速撤离的设施,划定安全区域或者撤离集结区域。消除潜在风险,清除紧急撤离路线上的障碍。
(2)设置安全员和观察哨,全面做好现场火源、超温超压设备监测。
(3)紧急救援小组,根据现场救援规模,原则上设置与内攻消防员数量1:1的紧急救援小组,主要负责维护和开辟救生通道,出现意外情况,实施快速救援,并适时与内部作业人员轮换。
组织实施紧急避险的小程序
当发现有爆炸征兆或其他险情,指挥员应组织安全员立即发出紧急撤离信号,所有救援人员听到信号时,应当第一时间按照预先设定的撤离路线迅速撤离至指定的安全区域或集结区,集结完毕后,指挥员应立即清点核对撤离人员数量,出现意外情况,应迅速组织紧急救援小组实施快速救援。
已发生爆炸的情况下,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评估现场情况
在爆炸发生后,救援人员应迅速评估现场情况,包括火势、烟气、建筑物结构、可能的二次爆炸等。
2.寻找安全避难地点
根据现场情况,寻找最近的安全避难地点,如堤坝、土坡、坑凹、承重墙、墙角、柱及大型物件等地形、地物作为掩护。在找到掩体后,应组织大家立即趴下或蹲下,尽量降低身体高度,减少受伤的风险。用双手护住头部和颈部,避免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对头部和颈部造成伤害。
3.清点人员,寻找受伤人员
组织清点救援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快寻找并救助受伤的人员,提供急救措施。如果在现场还有其他救援人员或者群众,应立即通知他们撤离到安全地点。
4.落实防护装备
检查救援人员是否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护头盔、防毒面具、防火服、手套等,以保护自己免受爆炸和火焰的伤害。
5.撤离或等待救援队伍到达
在评估后,按照设定的撤离路线组织撤离。如无法脱困,组织救援人员在安全地点等待紧急救助小组或相关专业救援队伍到达,以便能够更好地精准处理紧急情况。
6.遵循上级或指挥中心的指示
带领救援人员始终遵循上级或指挥中心的指示,按照要求行动,以确保整个救援过程的规范、安全和有效性。
要求与注意事项
1.靠近可燃气体、易燃液体泄漏且未起火的现场,应注意观察,加强侦检,谨慎选择行车路线,防止误入泄漏区域。
2.进入有爆炸危险的区域应穿着防静电内衣,根据需要穿着特级或一级化学防护服,从上风方向开展作战行动。
3.进入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尽可能保持低姿状态,依托堤坝、土坡、坑凹、承重墙、墙角、柱及大型物件等地形、地物作为掩护。
4.作战中,应利用可燃气体检测仪等仪器持续检测,可燃气体浓度接近爆炸下限30%,设为爆炸危险区域。
5.扑救易燃易爆气体火灾,在无法关闭阀门和堵漏的情况下,严禁盲目扑灭火焰,防止泄漏气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引发爆炸。
6.充满可燃气体、易燃液体蒸汽的空间,可采取强力送风进行驱散。可燃气体、易燃液体蒸汽泄漏和粉尘飞扬的区域,可利用雾状水稀释降尘,抑制爆炸发生。易燃液体泄漏流淌,可向流淌液体表面大量喷射泡沫,并保持泡沫厚度,阻止液体蒸发,必要时筑坝阻流或开槽引流,控制流淌蔓延范围。
7.可燃气体、易燃液体泄漏及粉尘扩散可能波及的区域(尤其是下风和侧下风方向)必须消除一切点火源,切断电源,消除静电,严禁使用非防爆器材,行动时要注意防止撞击产生火花。
8.严禁在可燃气体、易燃液体蒸汽泄漏区域内的门窗正面泄压口,下水井、电缆井、煤气井等部位的上方及周围站立,以防爆炸造成伤亡。
9.避免在覆盖泡沫的流淌易燃液体中走动,禁止跑动,防止破坏覆盖层加速易燃液体蒸发。粉尘沉积的场所严禁使用直流射流或奔跑,防止引起粉尘飞扬加剧爆炸风险。对于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危险化学品,要采取隔离措施。
10.受火势威胁的装置、压力容器等,必须进行冷却保护。冷却时,严禁站立于泄压面或罐体两头,防止超压爆炸伤人。
11.扑救锂电池火灾时,应在厂方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了解掌握各工序段的火灾危险性;有爆炸危险的厂库房应开窗通风、保持适当安全距离,使用大量水进行冷却降温,严防爆炸、化学沾染和高压触电伤人;指战员应做好安全防护、准备和应对各类危险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