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消防设施操作员培训

消防操作员基础知识有那些内容

2024-11-19 08:4917382
 一、消防工作概述
消防工作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安全保障工作,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目的是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在现代社会,火灾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电气故障、用火不慎、吸烟、玩火、纵火以及自然灾害等。因此,消防工作需要从多个层面展开。
从预防角度来看,要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例如,通过社区宣传、学校教育、企业培训等方式,让人们了解火灾的危险性和预防火灾的基本知识。这包括正确使用电器设备、安全用火、合理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等内容。同时,建筑设计和规划也需要遵循消防安全标准,确保建筑物有合理的防火间距、安全疏散通道、消防设施配备等。
在火灾扑救方面,消防队伍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装备,能够迅速响应火灾报警,及时赶到现场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此外,企业和单位内部也应建立自己的微型消防站,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和经过培训的人员,以便在火灾初期进行有效扑救,控制火势蔓延。
二、燃烧基础知识
(一)燃烧的本质和条件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其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可燃物是指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等。助燃物常见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其他氧化剂也可以支持燃烧。引火源则是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包括明火、高温物体、电火花、雷击等。
(二)燃烧的类型
燃烧可分为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等类型。闪燃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例如,酒精、汽油等易挥发液体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出现闪燃。着火是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燃烧的现象。自燃则是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源的作用下,因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行燃烧现象,比如一些长期堆积且通风不良的煤堆可能会发生自燃。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可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化学爆炸在消防领域更为关注,如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后遇火源发生爆炸。
三、火灾基础知识
(一)火灾的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火灾可分为 A、B、C、D、E、F 六类。A 类火灾是指固体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火灾;B 类火灾是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像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C 类火灾是气体火灾,包括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D 类火灾是金属火灾,例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火灾;E 类火灾是电气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F 类火灾是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二)火灾的发展过程
火灾通常经历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五个阶段。初起阶段是火灾扑救的最佳时期,此时火势较小,燃烧面积不大,烟雾和温度较低。如果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很容易将火灾扑灭。发展阶段火势开始迅速扩大,燃烧面积增大,温度升高,烟雾增多,火灾开始向周围蔓延。猛烈阶段火势达到最猛烈程度,燃烧强度最大,温度和烟雾浓度都达到峰值,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威胁极大。下降阶段火势逐渐减弱,燃烧面积缩小,温度降低。熄灭阶段火焰熄灭,火灾结束,但现场仍可能存在余火和高温隐患,需要进行仔细检查和处理。
四、建筑防火基础知识
(一)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建筑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因素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民用建筑(包括住宅和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建筑的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准,它取决于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不燃性、难燃性和可燃性三类,耐火极限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至失去承载能力、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所用时间,用小时表示。
(二)防火分隔
为了防止火灾在建筑内蔓延,需要设置防火分隔措施。常见的防火分隔物包括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窗等。防火墙是具有不少于 3.00h 耐火极限的不燃性实体墙,直接设置在建筑基础上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可将建筑内部分隔为不同的防火分区,阻止火势蔓延。防火门分为甲、乙、丙三级,其耐火极限分别不低于 1.0h、0.9h 和 0.6h,安装在疏散通道、楼梯间等部位,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和烟雾通过。防火卷帘则主要用于需要较大空间的通道、中庭等部位,通过电动控制可在火灾时放下,起到分隔作用。防火窗也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可安装在建筑物的外墙或内部隔墙上。
(三)安全疏散
安全疏散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建筑物。安全疏散设施包括疏散楼梯、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等。疏散楼梯应满足一定的耐火极限和疏散宽度要求,一般分为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等类型。疏散走道应保持畅通无阻,宽度符合规定,两侧墙壁和地面应采用不燃材料装修。安全出口的数量和宽度应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人员密度等因素确定,要保证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疏散。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 1.0m 以下的墙面上,且间距不宜大于 20m,应急照明则在火灾时为人员疏散提供必要的照明。
五、消防设施基础知识
(一)消防给水设施
消防给水设施是建筑物灭火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水池、消防水箱、消防水泵、稳压泵等。消防水源可以是市政给水管网、天然水源(如河流、湖泊等)或消防水池。消防水池用于储存消防用水,其容量应根据建筑物的火灾延续时间和消防用水量计算确定。消防水箱一般设置在建筑物的高处,用于在消防水泵启动前为初期火灾提供灭火用水,其有效容积应符合规定。消防水泵是消防给水系统的核心设备,负责将水输送到灭火管网中,应具备可靠的性能和备用电源。稳压泵则用于维持消防给水系统的压力稳定,保证系统随时可用。
(二)消火栓系统
消火栓系统是最常见的灭火设施之一,分为室内消火栓系统和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一般安装在建筑物的消火栓箱内,包括消火栓、水枪、水带等组件。使用时,打开消火栓阀门,将水带与消火栓连接,水枪与水带连接,然后对准火焰根部进行灭火。室外消火栓则设置在建筑物周围的室外,用于为消防车供水或在室外火灾时直接灭火。室外消火栓有地上式和地下式两种类型,其间距和保护半径应符合规定。
(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一种能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喷水灭火的消防设施,具有灭火效率高、水渍损失小等优点。它主要包括闭式系统(如湿式系统、干式系统、预作用系统等)和开式系统(如雨淋系统、水幕系统等)。湿式系统在准工作状态时管道内充满有压水,适用于环境温度不低于 4℃且不高于 70℃的场所;干式系统在准工作状态时管道内充满有压气体,适用于环境温度低于 4℃或高于 70℃的场所;预作用系统则结合了湿式和干式系统的优点,可有效防止误喷和水渍损失。雨淋系统用于火灾蔓延速度快、闭式喷头不能及时有效覆盖火灾区域的场所,水幕系统则主要用于防火分隔和冷却保护。
(四)气体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适用于一些不宜用水灭火的场所,如计算机房、配电室、档案室等。常见的气体灭火系统有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七氟丙烷灭火系统、IG541 灭火系统等。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通过窒息和冷却作用灭火,但使用时要注意防止人员窒息。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具有灭火效率高、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IG541 灭火系统是一种由氮气、氩气和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灭火系统,也具有良好的灭火性能和安全性。
(五)泡沫灭火系统
泡沫灭火系统主要用于扑救 B 类火灾,也可用于扑救 A 类火灾。它通过产生泡沫覆盖在燃烧液体表面,起到隔绝空气、冷却和抑制燃烧的作用。泡沫灭火系统分为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和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适用于开采、提炼加工、储存运输、装卸和使用甲、乙、丙类液体的场所,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可用于小型油罐、小型飞机库等场所,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则可用于扑救封闭空间内的火灾,如地下建筑、仓库等。
(六)防排烟系统
防排烟系统的作用是在火灾发生时,排除火灾产生的烟雾和热量,为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创造有利条件。它包括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主要用于保证疏散楼梯间、前室、避难层等部位的正压,防止烟雾进入。机械排烟系统则用于将火灾区域内的烟雾排出建筑物,其排烟量和排烟口的设置应符合规定。此外,还有自然排烟方式,如利用可开启的外窗等进行排烟。
(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及时探测火灾的发生,并发出警报信号,启动相关的消防设施。它主要由触发装置(如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等)、报警装置(如火灾声光警报器)、联动控制装置和其他辅助功能装置组成。感烟探测器可探测空气中的烟雾粒子浓度,感温探测器则根据温度变化来探测火灾,火焰探测器可探测火焰产生的红外光、紫外光等。当探测器探测到火灾信号后,将信号传输给报警控制器,报警控制器发出声光警报,并根据预设的程序启动相关的消防联动设备,如启动消火栓泵、喷淋泵、打开排烟口等。
六、消防安全检查基础知识
(一)消防安全检查的目的和内容
消防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确保消防安全。检查内容包括消防设施的完好情况,如消防给水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消火栓是否能正常出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头是否完好、报警阀是否正常工作、消防水泵的启动是否正常等;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情况,如是否存在电线老化、过载用电、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等问题;安全疏散设施的畅通情况,检查疏散楼梯、疏散走道、安全出口是否被堵塞或占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是否正常工作;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和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等。
(二)消防安全检查的方法
消防安全检查方法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等。日常检查由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或值班人员进行,主要检查消防设施的外观、运行状态等,如每天检查消火栓箱内的设备是否齐全、灭火器压力是否正常等。定期检查一般包括月度、季度和年度检查,这种检查更为全面深入,可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如对消防水泵进行全面的性能测试、对电气系统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等。专项检查则是针对特定的消防安全问题或场所进行的检查,如在夏季高温季节对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场所进行专项检查,在重大节日前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等。检查过程中可以采用直观检查法,即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发现问题;仪器检查法,利用专业的检测仪器对消防设施、电气设备等进行检测,如使用漏电检测仪检查电气线路是否漏电、使用烟枪检测感烟探测器的灵敏度等。
七、初起火灾处置基础知识
(一)报警
当发现火灾时,应立即拨打 “119” 报警电话。报警时要保持冷静,清晰地向接警人员报告火灾发生的地点、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困等信息。同时,也要向单位内部的消防控制中心或相关负责人报告,启动单位内部的应急预案。
(二)扑救初起火灾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使用附近的灭火器材扑救初起火灾。对于 A 类火灾,可以使用水基型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B 类火灾可使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但要注意不同类型灭火器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例如,使用干粉灭火器时,要先拔掉保险销,对准火焰根部按下压把进行喷射。在扑救电气火灾时,要先切断电源,再使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严禁使用水或泡沫灭火器。
(三)疏散逃生
如果火灾无法控制,应及时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疏散时要按照疏散指示标志的方向有序撤离,不要惊慌拥挤。如果烟雾较大,要低姿弯腰前行,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烟雾。如果被困在室内,要及时关闭房门,用湿布、毛巾等堵塞门缝,防止烟雾进入,并通过窗户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消防人员救援。
总之,消防操作员需要全面掌握上述基础知识,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消防安全检查等工作,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处置,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打赏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消防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