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审查
仔细查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图纸,包括系统原理图、平面图、剖面图等,明确管道走向、管径、喷头位置、阀门设置等详细信息。同时,检查施工记录,如管材及管件的质量证明文件、安装过程中的隐蔽工程记录、管道焊接(如有)或连接记录等,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2、系统检查
管道检查
检查管道安装是否正确,包括管道的走向、坡度和标高。管道应按照设计要求的路线安装,坡度一般不小于 0.002,以利于排水。
查看管道连接情况。对于丝扣连接的管道,检查丝扣的质量,应完整、无滑丝,连接紧密;焊接管道的焊缝要饱满、均匀,无夹渣、气孔、裂纹等缺陷;法兰连接的法兰要相互平行,垫片完好,螺栓齐全且紧固均匀,螺栓露出螺母的长度不应大于螺栓直径的 1/2。
检查管道支吊架。支吊架的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如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 40mm 的管道,支吊架间距不应大于 4m;公称直径大于 40mm 的管道,支吊架间距不应大于 6m。
同时,要检查防晃支架的设置,在管道的三通、四通等分支处,以及管道拐弯处都应设置防晃支架。
对管道进行外观检查,查看管道表面是否有裂缝、砂眼、凹痕、锈蚀等情况。对于埋地管道,要检查防腐层是否完整,有无破损、剥落或针孔等问题。
喷头检查
核实喷头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不同场所和危险等级需要不同类型的喷头,如仓库可能需要早期抑制快速响应喷头,普通办公室则可能使用标准喷头。
检查喷头的安装位置和间距。喷头之间的间距以及喷头与墙壁、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例如,在轻危险级场所,喷头正方形布置的边长最大可为 4.4m。
检查喷头的外观。喷头的商标、型号、公称动作温度等标志应齐全,玻璃球喷头的玻璃球应无损伤、变色等情况。
对于闭式喷头,应按照规定比例进行密封性能试验,试验压力为 3.0MPa,保压时间不少于 3min,无渗漏、无损伤为合格。
阀门检查
检查报警阀组。报警阀组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明显位置,其组件(如报警阀、延迟器、水力警铃等)应齐全,无损坏。报警阀前后的阀门应处于开启状态,报警阀的阀瓣应处于关闭状态,且密封良好。
检查信号蝶阀。信号蝶阀应处于开启状态,其开闭应灵活,无卡涩现象,并且能够准确地将阀门的开闭状态信号反馈到消防控制中心。
检查水流指示器。水流指示器的桨片应灵活,无卡滞,方向正确,并且能够在水流动作时准确地发出信号。手动操作阀门,使水流通过水流指示器,检查其信号输出是否正常。
- 试压设备准备
试压泵 选择合适的试压泵。试压泵的压力量程应满足试验压力的要求,一般应大于系统试验压力的 1.3 - 1.5 倍。在使用前,对试压泵进行调试,检查其运转是否正常,压力表是否准确,泵体有无泄漏等情况。

压力表 准备精度符合要求的压力表。压力表的精度等级不应低于 1.5 级,量程应为试验压力的 1.3 - 1.5 倍,表盘直径不应小于 100mm。压力表应经过校验且在有效期内,在管道系统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各安装一块压力表,以便准确监测压力变化。
临时封堵材料 准备用于临时封堵管道开口的盲板、堵头和密封材料。盲板的厚度和强度应能够承受试验压力,密封材料(如橡胶垫片等)要保证良好的密封性。对于不能参与试压的设备和仪表,如喷头(在试压时一般采用临时封堵措施)、压力开关等,应进行隔离或拆除,避免损坏。
二、打压过程
1、注水排气 从管道系统的低端缓慢注水,一般可通过消防水池或临时水源向系统注水。在注水过程中,同时打开管道系统各高点的排气阀,如立管顶部的排气阀、水平管道上的高点排气阀等。 持续注水,直到从排气阀流出的水连续、无气泡为止。这一过程要耐心,因为如果管道内残留空气,在升压过程中会导致压力读数不准确,并且可能产生气锤现象,对管道和设备造成损坏。
2、压力上升控制 开启试压泵升压,压力上升速度应适中,一般控制在不超过 0.3MPa/min。在升压过程中,安排专人观察压力表读数和管道系统的情况。 检查管道有无渗漏、变形等异常现象。重点检查管道的连接部位、阀门、焊缝等薄弱环节。如果发现有少量水珠渗出,应暂停升压,检查原因并进行处理;如果出现大量泄漏或管道明显变形,应立即停止试压,卸压后进行修复。
3、试验压力及稳压
试验压力确定 根据系统的工作压力确定试验压力。当系统工作压力小于等于 1.0MPa 时,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1.5 倍,但不得小于 1.4MPa;当系统工作压力大于 1.0MPa 时,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 + 0.4MPa。例如,若系统工作压力为 0.8MPa,试验压力应为 0.8×1.5 = 1.2MPa,但因为不得小于 1.4MPa,所以试验压力应为 1.4MPa。
稳压时间及检查 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 30min。在稳压期间,观察压力降情况,压力降不应超过 0.05MPa。同时,检查管道系统有无渗漏现象,包括管道的连接处、阀门的密封处、管道自身表面等。 稳压结束后,将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再次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渗漏为合格。检查时可使用手电筒等辅助工具,仔细查看管道的各个部位,尤其是隐蔽部位和不易观察的角落。
三、打压后工作
1、排水清理
打压试验完成后,缓慢打开排水阀排水。排水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在管道内形成负压,导致管道损坏。排水应排至指定的地点,如排水井或室外排水管网。 对于含有杂质的水,如管道内的铁锈、泥沙等,应进行适当的处理,防止污染环境。排水后,可采用压缩空气等方式对管道内部进行吹扫清理,清除可能残留的杂物。
2、系统恢复
拆除临时试压用的盲板、堵头和连接管路等,将阀门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在拆除盲板和堵头时,要注意防止管道内的水流出造成积水。 检查管道系统在试压过程中是否有损坏的部件,如管道变形、阀门损坏等。对于损坏的部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同时,检查喷头是否有堵塞或损坏的情况,如有需要,进行清洗或更换。
3、记录和报告
详细记录打压试验的全过程,包括试验日期、试验压力、稳压时间、压力降情况、管道系统的检查结果等信息。记录应准确、完整,可采用表格或文字描述的方式。
编写打压验收报告,报告应包括试验依据(设计文件、施工规范等)、试验范围(具体的管道区间、喷头数量等)、试验结果等内容。报告应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人员签字确认,作为消防系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续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总结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验收打压需严格按 GB50261 执行,重点把控试压压力、稳压时间及联动功能,确保系统在火灾时可靠响应。验收文件须完整规范,避免因施工疏漏导致系统失效。